網頁

:: 資策會數位社區服務網 ::

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

天橋教會

地址:70847-台南市安平區怡平路140巷29號
設立日期:1989年7月
教會簡介:
親愛的弟兄姊妹朋友們平安,謹代表溫哥華天橋教會全體歡迎您。
在此,誠摯地邀請您前來教會參加教會活動,成為我們的貴賓。我們教會於二〇〇一年 七月一日,開始第一次的主日禮拜至今。您知道天橋教會名字的由來 嗎?天代表天父上帝;橋代表耶穌基督救恩的橋;教會是所有門徒在五旬節被聖靈充滿之後所建立的.這名字代表了我們教會的信仰是建立在三一神的根基上面。耶穌基督是神與人之間的橋,教會是耶穌與世人之間的橋,藉由傳福音作見證的方式,帶領人來認識並相信耶穌基督,得著永生的福份。我們衷心地感謝 神的恩典和台灣天橋教會林憲平牧師和長執同工及全體會友們,對溫哥華天橋教會在加拿大的宣教和開拓事工上,所做的支持和代禱與奉獻。原先我們是在Burnaby 市的Boundary Rd 教堂聚會,於二〇〇七年十二月,搬遷到現在堂址聚會迄今。每週日下午02:00–04:00的「主日禮拜」是全體會眾聚集且最主要的聚會。同一時段,我們亦有「兒童主日學」的聚會,課程相當完整,在這裡,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得到完整良好的宗教和品格教育。每月的第一個主日為聖餐主日,第二個主日為福音主日;福音主日禮拜後有愛宴聚餐,歡迎每人帶一道菜;與教會全體一同享受大家庭的天倫之樂!
此外週間尚有適合不同年齡層(學青,社青,成人)、不同地區的聚會,每週五在各地區也有學青及社青的家庭小組聚會,更詳細的消息,請查詢教會週報及網站。在主耶穌基督裡,我們都是一家人,在教會中,不只是在口頭上稱兄道弟,而是在實際教會生活上是不分階級、文化背景、貧富貴賤、男女老少的,在主耶穌基督的愛裡,我們是一家人。彼此相愛,互相扶持,這是本教會在現實生活中,努力去實踐的信仰見證。天橋教會歡迎您走進我們這個愛的大家庭,來真實體驗這美好的教會生活,成為家庭中的成員,特別在加拿大這異國他鄉,天橋教會是溫暖您心靈的居所。盼望在教會中,能常常見到您的到來。耶穌愛你,天橋教會也愛你。願上帝施恩賜福您及全家,福杯滿溢。
牧師簡介:
牧師童建強現年53歲(2012),來自台灣,生長在一個基督教家庭,䦕始全職事奉之前,有四年上班打工及十年創業經商的經歷,年至37歲時決意順服接受神的呼召,結束事業,1996年順服神的旨意,放棄自己原先的計劃,毅然舉家遠赴加拿大攻讀神學。原訂五年後學成返台事奉,”然而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,神的道路非同我們的道路。天怎樣髙過地,照樣神的道路髙過我們的道路,神的意念,髙過我們的意念”(賽五十五9-10)。畢業後,再一次順服神的旨意,放棄自己原先的計劃,全家繼續留在溫哥華傳福音並開拓了天橋教會(2001)。在就讀神學期間,四年有三年半是一邊就學,一邊牧養教會(因教會傳道人離職的緣故);一面學習,一面實習。感謝神,”主耶穌基督的恩典是夠我用的,因為主的能力,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,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,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”(林後十二9)。那段與神親蜜的同行的日子裡;不見一人只見耶穌,是淚水與汗水的融合,是神的破碎與建造,熬煉與裝備了祂的僕人,奠定日後事奉神的基礎,亦是終生難忘的經歷。於此同時,蔡桂霞師母與三位子女,亦一同經歷神的大愛和信實。現長子育德,仼職於法國餐廳廚師,次子敬榮,任職於礦業工程師,女兒童馨,就讀於十年級。均在教會裡熱心地參與服事。來到溫哥華這座美麗的城市,已經有十六年了,天橋教會至今也成立了十一年,從初來乍到至如今,在這其中有許多的弟兄姊妹來來往往,一同遇見神並經歷神的更新和轉化,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。願神繼續施恩保守天橋教會,與一切來到這教會的人,一起將信仰帶入實際生活中,並靠著神建立美好的屬靈生命和家庭生活,一齊為神來興旺福音。將一切的榮耀頌讚歸於神阿們!
資料來源:http://heavenbridge.org/about/
感想:今天下午,我以為在外面的那些人是陌生人,那些人分別是從天橋教會來的,也有視障朋友,他們今天騎到這邊差不多是2公里算是中旅程,聽到這裡,領導人說可以讓我們騎騎看。

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

外傘頂洲

外傘頂洲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。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0餘公里處,與澎湖列島遙遙相對,又稱外傘頂沙洲、外傘頂汕。原外頂傘洲位於台灣雲林縣臺西鄉外海,故行政劃分上屬雲林縣口湖鄉,但因頂洲受到波浪、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,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。
外傘頂洲主要由濁水溪注入海中的泥沙沈積而成,卻因1911年日人整治濁水溪造成泥沙沉積量不足,每年約減少10立方公尺。1960年代為外傘頂洲的全盛時期,當年此地約有上百入人家以竹子茅草搭建房屋並定居於此,傘洲上更擁有雜貨店藥鋪等商店。隨著時間的消逝,目前外傘頂洲因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拂使得沙洲幾乎被刮除殆盡,僅剩下平坦的沙洲,目前總面積僅剩100公頃左右。
由於沙洲附近為船舶通往澎湖的重要水道,又沙洲附近水淺使得船隻易擱淺於此,因此1914年日人曾於此設立傘頂洲燈塔,卻因沙洲上地基不穩於六年後倒塌,除此之外更因沙洲漂移、海水浸蝕等因素讓燈塔重建達7次之多,為全台灣燈塔中重建次數為最高者。

鰲鼓濕地

在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西方,有著蓊鬱的樹林、浩瀚的濕地交織而成的地方。它的名字,叫做「鰲鼓濕地森林園區」,有人說森林是地球的肺,因為牠不斷把二氧化碳轉變成氧氣,而濕地是地球的腎,因為牠不斷將污水中的毒物過濾成清水,「鰲鼓濕地森林園區」既有肺的功能,也有腎的作用。
在鰲鼓地區的面積約1,470公頃,在這裏我們可以同時看到濕地、草澤、森林------等截然不同的地貌。而不同的地貌會吸引不同的野生動物進駐。根據統計,此地的植物多達300多種,動物超過600種,鳥類資源的豐富尤其令人驚豔,其他如兩棲、爬蟲、夜棲,水底生態之豐富,也讓人目不暇給。在眾多的野生生物中也不乏多種珍貴稀有的保育類,使鼇鼓濕地成為不可多得的生態綠洲,彷彿是個海角新樂園。
騎腳踏車的人最方便,沿著匚字型的防汛道路,由北向西而南環行一周,約15公里的路程,每一區都因棲地形式不同而各有特色,濕地中央是廣達數百公頃的造林區,也是各種野生動物的天堂,常常有機會發現難得一見的稀有過境鳥,注意電線線上,魚鷹正吃著肥魚,空中振翅高飛的可能是紅隼和黑翅鳶,樹林間有環頸雉、白腹秧雞,灌木叢中有正在唱歌的野鴝。北堤防汛道路內有許多帶狀水澤,是近距離觀察小鸊鷉、紅冠水雞及各種鷺科的好地點,空中則常有紅隼巡弋振翅的畫面。南堤濕地的鳥況最為豐富,岸邊蒼鷺群、大小白鷺和夜鷺正在覓食,空中穿梭往來的紅嘴鷗和裏海燕鷗、鸕鷀、被稱為海上小白花的反嘴鴴、數以千隻休息戲水的琵嘴鴨、尖尾鴨、赤鵛鴨;鮮艶小巧的翠鳥-----等,絕對令人目不暇給。
以前我們以為黑面琵鷺只在七股瀉湖過冬,但在鼇鼓度冬的黑面里琵鷺逐年攀升,2011年已經記錄到超過100隻的族群,南堤濕地是最佳觀察點。
鰲鼓地區匯集了豐富的動、植物生態,農委會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,公告將它劃定為「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」期望生活在鰲鼓地區的動植物受到更妥善的保護,讓國內外的遊客有福的享受這塊天然的瑰寶。